灣仔石水渠街藍屋建築群.
灣仔石水渠街72號~74A號.
1990年代.政府為藍屋外牆刷油漆時.
聽說因物料庫只剩下水務署常用的藍色油漆.
整座藍屋便刷成藍色.(存疑?)
藍屋.是香港的一座~唐樓.
唐樓.是指中國華南地區及香港一帶.於19世紀中後期至1960年代的建築風格.
唐樓大多混合了中式與西式建築的風格.
現存的唐樓多屬3~4樓層.一樓通常為商鋪.樓上則為住宅.當時尚未設有電梯.
而每間舊款唐樓幾乎都沒設廁所.
每棟屋都設有騎樓.部份樓層有露台.如此可方便街坊鄰居聊天呢 !
藍屋原址曾是一所醫院.樓高兩層.
於1872年政府差餉徵收冊中名為~華陀醫院.(亦稱灣仔街坊醫院)
1886年關閉.變成是供俸華陀神醫的廟宇.
1920年拆掉重建為現在4層樓高建築.樓下為(華佗廟).
後為黃飛鴻徒弟林世榮姪兒林祖開設的武館取代.
至1960年代.則又成為其兒~林鎮顯的醫館.
2006年.香港房屋協會與市區重建局合作重新發展灣仔石水渠街及附近建築物.
(包括藍屋及鄰近的黃屋.橙屋)將闢作以茶及醫療為主題的旅遊景點.
但民間擔心如此一來.藍屋內最有特色的木製樓梯.天花板和內部結構會被破壞而更改.
原有住民將被迫搬遷.小商店也將淘汰.重建後只剩一個古蹟空殼而已.
2007年.灣仔聖雅各福群會在藍屋開設(灣仔民間生活館).
展出舊時灣仔民間生活用品.
2010年聖雅各福群會申請的藍屋計劃獲得批准.
於是將藍屋活化成民間生活館.並採用留屋留人的方式.
包括:藍屋.黃屋及橙屋的住戶居民繼續居住.
並獲加建盼望多年的獨立洗手間和升降機.消防設施也改善.
灣仔民間生活館.從2007年開始.秉持~(從民間出發.匯多元文化)理念.
辦過多項展覽.社區文化旅遊(配有免費導覽.我們到的當天.就看到絡繹不絕各校的戶外教學.)
2011年.並開展(民間學堂計劃).邀請傳統工藝師傅.年輕藝術家.有機農夫.
家庭主婦舉辦工作坊.以傳承舊社區的生活文化及技藝.
並於2012年3月開始.改為(香港故事館).將多年來關注的灣仔社區文化.
擴展到全香港.
2012年6月.香港故事館將舉辦一項大型活動.
作為(We 嘩藍屋)~藍屋建築群活化計劃的預演.
我們到訪時雖然是5月中旬.其時海報等宣傳已準備齊全.
他們將上演的是名為~藍屋之春的紙偶劇.
主要的目的:就是與公眾人士.分享眾街坊及地區人士
多年來爭取藍屋(留屋留人)的心路歷程而已.
可惜我們錯過時間.但對於他們爭取歷史足跡的努力.
我們可是衷心敬佩.也希望多多學習的!
灣仔.雖然高樓櫛次比鄰.
但古老的樓宅.仍然夾縫中求其生生不息.
逛完藍屋.經當地人建議.走訪鄰街(隆安街)的~北帝廟.
一直認為港島廟宇沒有台灣繁盛.進了廟門.才發現~
北帝廟建築滿宏偉.面積是港島廟宇之冠.
內有三個殿堂.廟內主殿供奉身高三米的主神~北帝.
兩側設有三寶殿.龍母殿.及財神殿.
北帝廟.
灣仔北帝廟.獲古物諮詢委員會評定為(一級歷史建築).
原名(玉虛宮).已有百多年歷史.因此曾經大小重修多次.
最近的一次在2005年.由香港政府的華人廟宇委員會
動用千多萬港元進行大型維修工程.
當天香客不多.倒是來了很多校外教學的學生.
讓古老的廟宇帶進蓬勃的生氣呢!
回程因搭的是晚上8/20的班機.
所以早上退房後.先坐免費巴士到~香港站.托運行李.
非常方便.然後就可以輕鬆地逛行程了.
即將回台北了.依依不捨中回到香港站.
四人齊腳就有折喔!
於是我們搭上10分鐘就有一班的~機場快綫.
到1小時就抵達~赤臘角機場.
準備回台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