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仙台.是台東海岸最亮眼的景點.
每年造訪的旅客不知凡幾.
我們移居台東轉眼也過了30個年頭.
竟然不知三仙台比鄰.有個美麗的比西里岸部落呢!
比西里岸.依山面海.屬於典型的阿美族漁村.
阿美族語~PisiLian.是三仙台的原名. 原住民語意為(牧羊之地).
聽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部落居民都是將羊養在三仙台島上.
利用潮水起落的阻擋.羊群就自然乖乖的留在島上.(好點子!)
退潮時.大人就到島上採野菜.小孩們就追著羊群玩.
但是連接礁島的八拱橋完工後.三仙台成為響亮的風景區.
羊群大便太臭.不衛生.居民被迫將羊移到別處圈養.羊隻也全部消失.
現在部落中羊群的回憶.就只在到處可見的木雕了!
部落居民發揮藝術天份.用海邊撿拾的漂流木.
手工打造上百隻的專屬部落特色的(木頭羊).擺放社區.堤防.文化中心各個角落.
只希望重現比西里岸部落.昔日養羊的風光.......
羊群消失後.因為大環境的衝擊.部落變得窮困.
原本從事農漁牧的族人.再也無法自給自足.只好離鄉背井到都市就業謀生.
人口外移.部落逐漸凋零.村子裡只剩老人與小孩.
有著原住民部落中.普遍存在隔代教養的問題.
近年因為三仙台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陳春妹.與阿美族藝術家范志明的努力下.
為社區孩子找到灌注熱情的新方向.
范志明利用海邊撿到的定置漁網浮筒和漂流木.加上阿美族圖騰裝飾.
打造具有部落特色的環保樂器.
因為阿美族語中.浮筒叫做~PAW_PAW.因此比西里岸的(PAW_PAW鼓)應運而生.
他們讓村中的小孩對打鼓發生興趣.透過參加樂團的學習.
找到屬於自己的希望與夢想.
2010年.
公益平台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到訪.被PAW-PAW鼓鼓樂團孩子們的純真打動.
在他的熱情邀約下.朱宗慶打擊樂團在親自感受孩子們的潛力後.
副團長何鴻棋便擔任起鼓樂團的指導老師,展開訓練課程.
PAW-PAW鼓表演體驗.每人費用為500元.但須至少20人團體.3、40分鐘的表演裡.
演出以原住民歌舞加入創新元素改編的曲目.包括戰鼓、瑪蘭姑娘、比西里岸與勇士舞等.
除了PAW-PAW鼓表演.日間表演場還安排3、40分鐘的部落導覽.
體驗這個臨近三仙台的阿美族海岸部落漁村生活.
例如補縫定置漁網作業、部落傳統的燻飛魚製作.
感受阿美族漁村特有的人文風情.
這是表演中心的場地.因為只接受預約.
所以.即使我們到的時間是新春時節.
仍然未能感受鼓聲震動.現場聆聽的震撼.......
比西里岸文化中心二樓.以阿美族傳統意念設計的聚會所.
聚集了部落族人的核心精神.
比西里岸輝煌的傳說.從這裡開始了 .......
小小的部落社區.有著三間教堂.還有廟宇喔!
由文化中心二樓俯瞰部落發呆亭.茅草屋頂.編織精緻的座榻.
應是許多村民閒暇聚會的好場所.
二樓可以遠眺三仙台八拱橋.
眺望大海.遠離塵囂.適合放空的地方.
令人不自覺.就會愛上這個安靜.純樸的小部落.......
昔日族人放羊的地方~三仙台.就在咫尺眼前.
卻是再也回不去的天涯海角.......
八拱橋.仿若巨龍伏臥海上.波浪造型.挺美的.
每天都有大批的遊客.跨海而遊.
不知他們是否知曉:三仙台原來有個美名~比西里岸.......
最愛這個面海高腳凳的位置.
太平洋蔚藍的海風.徐徐吹來.
既可以遠眺三仙台.木頭羊又近在眼前.
祝福比西里岸每個族人.
能早日回到昔日農漁牧的自給自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