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大圳.是台東最大的水利工程.
從岩灣引卑南溪溪水.流灌整個台東平原.
經過今日的台東新站、永樂里(豐年機場附近)到利嘉溪北岸豐源堤防的知本農場.
全長9公里餘.共有13條平行的支線.全圳系呈現「排梳型」的分布結構.
是一條水利兼具防洪功能的灌溉溝渠.
水圳是農業拓墾過程中遺留相當具代表性的文化地景
水圳用以灌溉良田,隨著圳溝整治工程.
許多整治過的水圳.失去原有的田園風味.綠意盎然的水圳已逐漸成為記憶.
但也有例外.卑南大圳是其中之一.
卑南大圳最早建於明治31年(1898).為日人所建.
經歷多次更修.在當時卑南鄉屬於特別行政區.漢人禁止進入開墾.
直到昭和11年(1936)日人為求軍糧補給再次整修.昭和16年完工.
水圳規模擴大.才有大批漢人移入.建立部落.
台東農田水利會.鑑於卑南大圳水利用地面積遼闊.
且位在台東著名之小黃山及利吉惡地地形最佳景點上.
基於維護台東好山好水的理念.
以生態多元性理念整修.加強綠美化及休憩設施.
已成為台東最夯觀光景點之一.
利吉惡地豐富的地貌.在此~卑南大圳.是最佳觀賞位置.
卑南大圳景觀池.
蓮花是最佳觀賞主角.
卑南大圳進水口遠景~小黃山.
卑南溪水經此進入水利系統.成為灌溉台東平原農田的最佳聖水.
水是河流的生命.
順暢的話.除了色澤清澈之外.
在流動時.總會發出潺潺的水聲.如同大地在唱歌一樣.
台東農田水利在利嘉溪取水灌溉.
因河流湍急、取水困難.加上淤砂嚴重.常造成圳路淤積.影響灌溉品質甚鉅.
所以施設沉砂池排除淤泥.使其灌溉順暢.
同時.在其周邊予以綠美化.施設涼亭、廣植花草樹木、仿林礫欄杆及仿古水庫等.
如今成為「射馬干圳親水公園」.
由於緊鄰蘇巴揚社區及新園社區.工程完工後.
晨昏均有社區居民散步於其中.或在涼亭中話家常.
並欣賞周邊山水及遠眺「都蘭山」.在濛濛雲霧中.
好似日本「富士山」.
射馬干圳親水公園位於.
台九線省道(由台東市)往利嘉溪經大南橋左轉右岸堤防邊.
順著排砂道往下步行就可看見生態池.
以自然生態工法,就地取材以塊石疊砌而成.
利用排沙道水量引進池內.並將利嘉溪水內生物隨著水流引導至生態池.
讓生物得以棲息.以達自然生態保育作用.
射馬干生態池內.種滿了荷花.
每當夏日來臨.就是最佳賞荷時節.
生態池面積遼闊.水流順暢豐富.
孕育花朵飽滿美麗.
是台東區賞荷.拍荷最佳處所.
每當夏天來臨時.就能與美美的荷花邂逅呢!
其實射馬干親水公園.雖較無其他灌溉設施點的美景妆置.
但對流水本身已經是最美麗的主角.
只要沙池發揮功能.則利嘉溪常保順暢.永無壅塞水患之憂.
每個來訪之人.
都可以盡情享受大地流水歡唱的喜悅!
所以呢!
射馬干親水公園.是一個四季都可造訪的美麗景點.
只要登門拜訪.
即可體驗它處處美麗的風情啊!